从豪赌到止损,阿里巴巴下决心“断舍离”

从豪赌到止损,阿里巴巴下决心“断舍离”

你的温暖是沙漏 2025-01-03 团体活动 1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 年的元旦钟声尚未退去,阿里巴巴便甩出了一则重磅公告——以最高 131.38 亿港元价格,将所持的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全部股份出售给德弘资本。

这是阿里在短期内接连出售的又一项实体零售资产,另一单交易则是其此前以约 74 亿元人民币出售银泰的全部股权。

接二连三的 " 断舍离 ",让曾经在新零售领域意气风发的阿里巴巴,悄然改写了它的战略版图。

从豪赌到止损,阿里巴巴下决心“断舍离”

时间回拨至几年前,彼时媒体充斥着阿里 " 豪赌新零售 " 的报道。2017 年,阿里通过淘宝中国控股砸下 28.8 亿美元,初步入驻高鑫零售;2020 年再度追加 280 亿港元,控股比例达 72%,全面掌控大润发。然而,这一对于传统零售行业而言堪称 " 世纪联姻 " 的故事,并未按照剧本走向幸福的终章。

从数据来看,阿里耀眼的入场资本并未带来相应的回报。2020 年高鑫零售(06808.HK)的市值一度高达 1000 亿港元,但此后却如自由落体般缩水至 2024 年的 180 亿港元,跌去八成之多。

一个值得玩味的对比是,即便在出售高鑫的最后阶段,其净利润已然实现扭亏为盈,但相较于四年前阿里初入局时的豪情,这样的收益显得捉襟见肘。400 亿元人民币的总投入,换来的是一个被大幅缩水的资产包。阿里的这次高调入局和黯然离场,似乎昭示了新零售热潮背后隐藏的更深层的矛盾和时代变化。

一场行业幻觉的破灭?资本与零售的矛盾内核

阿里巴巴当年的豪赌新零售,带着不容忽视的技术乌托邦式理想主义色彩。在彼时的叙事语境中," 线上 + 线下 " 的深度融合被视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大润发的滑铁卢,不仅是阿里策略失误的结果,更揭示出所谓 " 新零售 " 模式潜藏着方法论上的缺陷。尽管技术可以极大优化零售业的管理体系——从库存管理到供应链效率——但它真正难以改变的,依然是 " 人 " 的一系列复杂行为。

实体零售的核心问题,说到底是空间与效率的权衡。传统商超虽然在物流和管理效率上相对落后,但它所营造的购物场景,从某种意义上承载着线上零售难以匹敌的社交和体验价值。而阿里在整合大润发时,却试图通过技术强行植入线上逻辑,将消费者行为数据化、商品流通的效率最大化。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遇到了 " 心理边疆 " 的抵抗。

一个发人深省的悖论是:新零售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其根本动力却来源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当收益与资本无法持续对接时,被定义为 " 新 " 的东西反而可能沦为 " 旧 "。消费者或许会暂时为创新尝鲜,但当这种创新脱离消费者的场景需求——如大润发的简化购物体验和高溢价策略时,新零售所失去的不止是客流,更是与其原有场景之间微妙的情感关联。

资本的多面性:德弘会带来救赎吗?

这次接过高鑫零售资产的是德弘资本,这是一家在亚洲市场深耕多年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其投资组合包含蒙牛乳业、中国平安等多个领域的头部企业,展示出一贯精准的投资视野。被阿里放手的高鑫零售是否能迎来 " 重生 ",将成为接下来的观察重点。

但更有意思的是,德弘资本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入局,显示出与阿里截然不同的投资逻辑。身为资本运营高手,德弘显然不会以长期亏损作为交易目标。然而,问题在于,德弘是否能够打破阿里留下的 " 技术化零售 " 困局,将大润发这种传统商超的价值重新定义?

事实上,私募资本的运作本质与大企业持股截然不同。德弘的目标或许并不是追求长期的产业协同,而是通过某种 " 价值重塑 " 策略——可能是更迎合本地社区需求的小型化门店,或是直接从供应链优化中获得收益——在短期内提升该资产的估值,随后实现退出。

也许,高鑫零售的命运很难讲会转向一条所谓 " 健康 " 之途,而是被新的资本逻辑重新评估和碎片化。

重中之重:阿里的主动退出意味着什么?

当然,作为重心逐渐转向 AI 技术和核心互联网业务的阿里,退出大润发并不仅仅是短视趋利。实际上,这标志着整个新零售概念从热潮走向冷思考的一个节点。2023 年,阿里明确提出 " 以用户为中心,AI 驱动 " 的战略核心。这不仅是其公司内部改革的信号,也潜藏着对资本挑战人类消费行为边界的更深反思。

这是一场资本自觉的断舍离: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阿里开始放弃试图 " 全局掌控 " 的幻想,转而聚焦互联网流量逻辑更契合的消费场景。盒马、饿了么这些更贴近线上线下即时需求的生态,似乎正逐渐成为阿里未来主打的核心棋子。而相比之下,像大润发这类既占用大量资本空间,又很难被技术彻底改造的实体资产,成为不得不放手的 " 弃子 "。

但问题是,资本对情感、空间这些无形价值的低估,是否又在不断削弱着大消费领域的长期可持续性?一如阿里对实体零售的逐步撤退,其业务聚焦的优先级或许并没有错;但这种优先级的重组,是否反过来显示了技术对生活场景理解的欠缺?

断舍离的意义,回归本源与 AI 时代的焦虑

" 断舍离 " 不仅是一种资本逻辑,更是一种对商业本质的哲学性反思。阿里此次剥离大润发以及一系列实体资产背后,折射出 " 新零售 " 模式与当代技术驱动商业逻辑的矛盾——当 AI 技术成为决策核心,商业的 " 必要性 " 究竟由谁来定义?这种定义是否正在被技术工具本身所垄断?

" 用户为先,AI 驱动 " 的战略雄心,表面上展示了阿里对未来商业的坚定信念:通过算法预测行为,精准满足需求。然而,这种效率至上的逻辑隐藏着深刻的悖论——当 AI 将大数据模型用以优化决策时,它其实在重塑消费者 " 需求 " 的边界。商业不再围绕真正的 " 人 ",而是围绕经过算法分析、标签化后的人,甚至那些技术主动创造出的潜在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选择被简化,空间被收窄,曾经属于实体零售的体验感、社交性甚至某种偶然性,统统被排除在外。最终,技术并非增强了人的自由,而是在 " 效率 " 的面具下消解了那些更隐性的需求。

阿里的放手表面上是对资源的精简,但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放弃。大润发之类的实体零售其实模糊着商业与生活的边界,其中承载的情感联结与场景记忆,是冰冷的线上流量和 AI 算法所难以还原的。但这些无形价值,在技术的削切中被当作 " 多余 " 处理。问题在于,当资本与技术携手主导的 " 断舍离 " 自信地描绘未来时,我们是否已隐约感受到那个未来过于平滑、过于精准,却也因此显得更加单调和机械?

阿里巴巴选择聚焦极致精细化的业务逻辑,以 AI 带动更快、更轻的商业模式,此举并非错误。然而,这场断舍离的不安始终围绕于一个更大的隐喻:技术让我们高效,却可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狭隘。当一切由算法定义,留给人类的自由与可能性到底还剩多少?这是否是新零售真正面临的困局,而我们,是否正在成为巨大的预测模型中的数据点,而非完整的个体?

转载请注明来自01计划最新官网,本文标题:《从豪赌到止损,阿里巴巴下决心“断舍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