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辞染 2024-12-25 推荐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从海口到三亚

有一条自驾骑行“网红路线”

G224国道——海榆中线

自海口秀英港

至崖县(三亚)榆林港

南北纵贯海南岛

穿越五指山和热带雨林

全长296.6公里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海榆中线全线示意图。

鲜有人知的是

这还是一条“英雄之路”

当年10万余军民手挖肩挑、艰苦奋战2年多

221名筑路者献出宝贵生命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这是12月17日拍摄的海榆中线阿陀岭路段。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70年后

记者重走“英雄路”

回望公路沿线的山乡巨变

重温、传承

“手拓南荒,甘当路石”的精神

触摸那段红色记忆的脉搏

驶至海口市郊时远远望见

“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这是12月16日拍摄的“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碑基首层刻着221位烈士的名字

他们时年几何?家乡何处?

70年前经历了什么?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这是12月16日拍摄的“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和海榆中线。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952年夏

1.2万余名官兵

一路向南艰苦行军、跋山渡海

海南岛上10万民工翻山越岭汇入筑路“铁军”

他们以“要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路”的精神

遇水架桥50座、逢山开洞881道

澄迈县的永发大桥(原东山大桥)横跨南渡江

沿用至今

带动永发镇成为冬季瓜菜批发集散地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1954年通车时,东山大桥盛况。

当年设计图虽纯手工绘制却极为精细

专业严谨可见一斑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海榆中线东山大桥施工设计图。中交一公局供图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当时的第二测量队横断面组正在做测绘。

曾参与建设的戚国政老人说

“没有路、没有桥的地方才要我们去修

所以修公路都是要吃苦的。”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搭便桥场景。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当时的涵洞。

战士们爆破开路在前

民工们清障铺路在后

用扁担簸箕、钢镐铁锹修出的“砂石路”

是59岁的黄榜汉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最喜欢在路边捡石子,

虽是砂石路,但方便了很多!”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轧石机工作情景。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军民合力为桥面灌注混凝土。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20世纪60年代海榆中线公路。

2004年,全线改扩建至二级公路

平整坚实的水泥柏油路取代坑洼不平的砂土路

路边人家烟火依旧、市场喧嚣如初

当年黎苗居民还住在茅草屋

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筑路军民严守纪律、尊重习俗

换来群众送草药、引水源的报恩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筑路军民在黎族村寨。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这是12月17日拍摄的海榆中线阿陀岭路段。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俯瞰五指山阿陀岭路段

山峦层叠、林莽密织

公路蜿蜒、坡陡弯急

是骑行者每年必战的“强者路线”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12月17日,66岁香港骑行者沿海榆中线从海口骑往三亚,经过阿陀岭。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70年前,筑路军民在中部山区施工。

也是当年施工最艰难的路段之一

建设者们或因悬空作业、爆破而亡

或湿热难耐、被瘴气毒虫疟疾缠身

抑或是被台风、洪水、滑坡摧残掩埋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1954年6月台风洪水后的工地全景。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

我们有幸找到16位烈士的墓址

距离公路50米

胡恒昌、邱普弟两处烈士墓被村民精心打理

70年来

英烈事迹口口相传

每逢清明祭拜供奉不断

但他们至今未等来亲人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这是12月18日拍摄的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道居海榆中线烈士墓。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因年代久远、资料欠缺等问题

寻亲难度极大

黄忠和烈士的亲属黄昆2023年到保亭旅游

在景区大屏幕看到英烈寻亲的信息

“以前只知道大伯牺牲了,但不知道怎么牺牲、安葬哪里。”

因为这个偶遇

人们才知道

黄忠和烈士来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生于1918年

牺牲于1953年5月31日

在海榆中线旁的槟榔谷景区里

人来人往 春去秋来

70年后他等到了亲人

行路至此 我们仍不知

所有221位烈士的年纪、面貌

他们籍贯四川、湖北、山西、河北、黑龙江

或“不详”

他们是战士、民工、班长、炊事员、保姆

或“不详”

山花烂漫 凤凰木秀

烈士们化作路魂

紧紧守护在用生命筑成的公路旁

1954年12月

海榆中线全线通车

结束了五指山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

黎苗族同胞从此走出落后贫困

“走红色公路、品雨林红茶”成为当地招牌

阿陀岭路段成为徒步、自行车赛事的黄金路段

更多投资兴业机会投向海南中部山区

……

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这是12月18日拍摄的海榆中线旁五指山市通什镇什会村。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海榆中线

从历史中走出

成为海南岛中部大动脉

它通向未来

走过千山万水

仍要跋山涉水

筑路者们用血汗凝聚而成

战天斗地、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必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

持续注入澎湃激情与强劲动力

鸣谢:中交集团、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五指山公路分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原题为《远行不忘筑路人——重走“英雄之路”海南岛海榆中线》)

转载请注明来自01计划最新官网,本文标题:《海南这条“英雄之路”,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